养花之家-家庭养花知识大全与技巧

柑橘(柚)黑斑病的类型、症状以及病原分析

时间:2022-08-11 09:21编辑:花花来源:养花之家当前位置:主页 > 果树管理 >

种柑橘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柑橘上面有很多黑点或者斑麻点,有种植经验的人一定会想到黑斑病,不过黑斑病分为4种类型,如果能够分辨清楚,无疑对于治疗会更加的有针对性。

柑橘(柚)黑斑病又称柑橘(柚)黑星病,是由叶点霉(Phyllosticta spp.)引起的一类病害。该病害的病原种类和症状呈多样性。黑斑病可以发生于叶片、枝条和果实,以果实受害更大。

柑橘(柚)黑斑病的类型、症状以及病原分析

①柑橘黑斑病:黑斑病主要发生于果实上,有4种病斑类型:硬斑型、雀斑型、急性型、污斑型。

硬斑型

病斑多在朝阳面出现,病斑散生、褐色、圆形至椭圆形。病斑形成初期周围有淡绿色晕圈,后期扩大并凹陷,木栓化开裂隆起。病斑密集形成时,可数个病斑相互联结形成较大的不规则形斑块。

雀斑型

也称“红斑”。病斑发生在果实成熟期,多产生在朝阳面圆形或近圆形,初期为淡黄色,后转为红色。

急性型

许多病斑相互连接或扩展,覆盖于果面的大部分,可以引起落果。

污斑型

病斑污黑色,表面具有裂纹,边缘不规则。

病原为柑橘叶点霉(Phyllosticta citricarpa),有性态为柑橘球座菌(Guignardia citricarpa)。

②柚黑斑病:柚黑斑病主要发生于果实上,也可为害叶片和枝条。有4种病斑类型:硬斑型、雀斑型、急性型、瘤斑型。同一个果实上可能同时产生2种病斑类型。病斑大量形成时会影响果实生长,产生僵果、瘦果及落果。

硬斑型

柚黑斑病最重要的类型。病斑发生在果实转黄至成熟期,多数分布在朝阳面的果皮。病斑散生、圆形至椭圆形,初期为黑褐色小点,周围有淡绿色晕圈;随后病斑产生流胶,中央呈灰白色至棕色,上生小黑粒(分生孢子器),病健交界处有明显的红棕色界线。病斑经多次流胶渐趋成熟,形成木栓化并开裂隆起。

雀斑型

病斑出现在果实成熟期。病斑红色,近圆形或不规则形,后期病斑中央灰色至棕色凹陷,产生小黑粒。病斑形成和扩展期间会不断流胶,数个病斑可相互联结成大的不规则形斑块。

急性型

病斑产生于果皮,病斑扩展和相互联结形成革质状斑块,产生大量流胶。在果实未成熟前可能引起落果或采收后造成损失。

以上三种症状类型的病原为亚洲柑橘叶点霉(Phyllosticta citriasiana)和中华柑橘叶点霉(Phyllosticta citrichinaensis)。

瘤斑型

病害通常产生于未成熟果。果实套袋前一般不发生,果实成熟解开套袋后在柚果表面散生黑色、圆形或近圆形小粒点,小黑点略隆起形成瘤状,病斑未发现有流胶。黑色瘤状斑点在叶片上和枝条上更加明显。

病原为意大利果壳叶点霉(Phyllosticta capitalensis)。

相关文章:

果树管理本月排行

果树管理精选